第九边缘:火神契约
绝佳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但这并不妨碍那些自欺欺人的恶意。
引导:神契至平等之人:
当你打开这封信件的时候,我想,你早已做好了签订契约的准备。
所谓“契约”,乃是以平等的关系来交换利益,一旦签订,不可终止,除非说出交易双方,名字以及外物。所以,你务必要想清楚,你要交换什么。无论是分量,格调,乃至是签订时间,都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会为你说明契约的特征,以使你在断言前再次考虑。简单来说,我需要对等的关系,精神的维持,物质的连接。
第一点:我们共享一具身体的感受,却拥有绝对分立的人格。但不管是欺瞒,控制,还是叛变,凡在契约之外的行为,我都不会干涉:寻找共同的利益,才是我们一致的目标。
第二点:你当明确用何物交换何物。若你破坏契约的平等关系,也就是使用你作为筹码的能力—我必将施以罪行之名,破坏你所有的能力。
第三点:我需要拥有一个名字。你可赋予我,我自会认同,或是从古籍中寻找—-名字只是个代号,若便于回忆,那随你意。不过,希望你想好,你需要我做什么,成为什么,皆匿于名。
第四点:我需要一个外物。契约需建立在新的人格上,而且这人格需纯净有效,且由外物生,凝结外物之形。只有借助外物,你才能保 ...
琢刻之木:辨世神格
一.网络游戏:基于未知状态下的轻蔑抉择“游戏”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古至今都难以被赋予书面的积极的意义。在我们看来,其根本原因在于批判者认为我们在“游戏”中获得的一切并不能给周围人或将来的自己带来实际的收益。其次,大部分“游戏”的逻辑不严密性很可能弱化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获得一种“毫无缘由”的思考回路。再者,我们在“游戏”中创造的价值并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而付出同等的时间在现实上却能获得更多的认同。以上只是理性批判者们“反对游戏”的部分内层原因。可现实却是,批判者们并不真正思考过“游戏”的缺点。在他们看来,游戏会浪费学习知识和体验生活的时间,甚至浪费金钱。我们并不认为这能成为他们反对游戏的理由。首先,我们学习的现实知识未必具有丰富的逻辑,即便其本身包含激发各种素养的能力,我们也未必能够摆脱现实生活的粗糙逻辑,去主动精细化一种被强迫接纳的信息。这并不利于越加丰富的生活体验下的开放、广泛、全面思维的发展。然后,无论是体验生活的理由还是浪费钱的理由,出发点都是“游戏”是虚假的,不真切的。不过因不了解,就否认做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判断。游戏因其困锁在“概念”世界里便被套上了虚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