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边缘:火神契约
绝佳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途径,
但这并不妨碍那些自欺欺人的恶意。
引导:神契
至平等之人:
当你打开这封信件的时候,我想,你早已做好了签订契约的准备。
所谓“契约”,乃是以平等的关系来交换利益,一旦签订,不可终止,除非说出交易双方,名字以及外物。所以,你务必要想清楚,你要交换什么。无论是分量,格调,乃至是签订时间,都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会为你说明契约的特征,以使你在断言前再次考虑。简单来说,我需要对等的关系,精神的维持,物质的连接。
第一点:我们共享一具身体的感受,却拥有绝对分立的人格。但不管是欺瞒,控制,还是叛变,凡在契约之外的行为,我都不会干涉:寻找共同的利益,才是我们一致的目标。
第二点:你当明确用何物交换何物。若你破坏契约的平等关系,也就是使用你作为筹码的能力—我必将施以罪行之名,破坏你所有的能力。
第三点:我需要拥有一个名字。你可赋予我,我自会认同,或是从古籍中寻找—-名字只是个代号,若便于回忆,那随你意。不过,希望你想好,你需要我做什么,成为什么,皆匿于名。
第四点:我需要一个外物。契约需建立在新的人格上,而且这人格需纯净有效,且由外物生,凝结外物之形。只有借助外物,你才能保证你的意识不会影响到契约的稳定。对于这个外物,信仰,知识,甚至是书本—皆可。
第五点:我将赐予你能力。幻绫或是白绫,白剑或是赤剑,统领或者抹除,由你选择:
白剑乃是你最初的能力,为坚定意志而生,其具化异为等之形。
但剑为威慑,绫方为动。白剑化作幻绫,既是为了司控外界,同时也为了在面对真正危险时,有能力作茧自缚—这不失为一种保护。
回绫于手,便可凝出剑;赤剑破茧,便可化为白绫。白绫可抹除你无法控制的障碍,但也会使你失去一个催化契约的机会。你还需记住,在面对黑暗时,你绝不可依赖于契约的能力。所以请你合理运用这份力量。
第六点:你需在绫上布满铃铛。心存敏锐,目光锐利,便可布上铃铛。你应知,风之声,风之气,总将时间与逻辑孕于无形。化无形为有形,方可优于外界。
第七点:若你在催化契约的途中遇到苦难,可赋予我其它的名字,以集中你期待的能力。以平等之名,便可将我唤出,以外物驱使,便可使用我的力量。
契约之行,必当长久。希望你能够在这场交易中,获取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基于武力的契约,即以他人之生命换取他人之效忠,不可轻易建立。
此外,你还需记住三灵的约定:
1.元
在胜者的约束下,他者可被泯灭,也可以归统。你如何做,需考虑清楚。
2.塑
创造之物,必有一个确切的结果。你在创造时,必与这个确切的世界有关。
3.识
意识之物,依于形,难自定。你应当坚持契约,不轻易动摇你的初心。
此外,契约还有以下规则:
1.契约破损后,一切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约定无效;
2.契约之名可制止一切衍生约定;
3.契约接纳与行为小范围冲突;
4.契约可自主提前停止,停止后一段时间内不可进行有关行为。
契灵
2022年8月7日
统御:建构
万物皆有结构。抽象之物,需要建构。
所谓建构,即用一定的逻辑,构造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契约上的建构,会随着契约条件的改变或是契约的消散而改变。即当根本的交换关系改变时,你可以拒绝遵守一些约定。
你将知晓建构的特征和方式。
建构包含建构目的本身,建构途径分支,建构对己影响,建构对他影响,以及建构退出方式。
目的本身即符合契约要求的最终目的。目的本身可以是确切的结果,也可是抽象的抉择,也能是一个暂时存在的平台。
有了目的,一切行为便能展开。失去目的,便需要善尾。
其次是途径分支。值得注意的是,你的所作所为和目的无关。不管目的是如何地正当和高贵,都无法掩盖某些行为的拙劣。
途径分支力在分析出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机遇带来的发展,以便对接下来的行为做出指引。途径分支应尽可能细腻而全面,同时也需要留有一定的弹性。毕竟,不管自身所想之事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外界之事总会给予一定程度的冲击。
接下是对己影响。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必须考虑其影响。不管是社交形象,还是思维层次,甚至是当前和自身“无关”的事物,均需考虑。明确行为的影响,才好在不同途径间相比较,使接下来的决定更有些分量。
对他影响是另一个层次。你并不需要过多考虑他人的感受和看法,但恶化的形象或者是对外的损害极有可能阻碍契约的进行。
或者选取一个简单的解释。对他的影响能为你保留懦弱和依靠的资本。若你暂时放下契约或者对契约的衍生约定产生动摇,在不违背根本核心时,自可选择退让。这看外界对你是否包容。
最终,你需要一个退出方式。你不可保证该目的完全正确。在当时的驱使下,你也可能无法分析出这些行为的弊病。
以静制动,是为灵动,以动克静,是为冲撞。有趣的是,没有足够的悔恨,不会轻易抗拒诱惑;有了过多的经验,不会轻易相信外物。
故,你需要一个依赖于外界的退出方式。这可以是有同类指出你的逻辑错误,也可以是托付信赖之人出手制止。记住,万事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即便你认为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时刻做好最坏的准备。也时刻做好失去所拥有一切的准备。一个良好的退出方式,虽不能保证让你全身而退,但至少可以做到“及时止损”。在有绝对的把握之前,不应该做绝。
你大体可不为“消极之静”而担心。在掂量无数次后,你自可知道,有些事情需要大胆试一试。
离析:切片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认为一件事物非对即错并不是科学的判断。
不过,将一件事物划分为对己有利和对己无利两部分,能让我们更好地行动。
即,明确地找到某件事物的关键冲突所在。我们将得到的划分标准称作“切片”。
准确找到“切片”,才有比较的意义。例如A课程和B课程相比,谁的贡献多,若选取“贡献谁多”作为切片,那不管是什么回答都会显得有失公正—当然同时肯定或者同时否定除外。当然这是一个不恰当的例子,因为肯定某方不意味着否定另一方。
不过,“哪种都多”或者“哪种都不多”,在我们看来并非是一种好的观点。分析事物的第一步在于表明立场,而非兼容并蓄或是中庸圆滑。
或者说,这是一种“自然成立”的观点,这两种回答之一或许便是“正确”的选择。这便说明“切片”选取地并不准确。一个问题假定的对立面,如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纠缠,那很难得到有效的结论。
这也是我们不赞成异己辩论的一个原因。本就属于不同的切片,却极力在语言修辞上紧追逻辑错误而非观点分歧,穷极定义方式而非达到共识,并不适合来寻找良好的解决方案。
当然,我们认可辩论对我们的思维有诸多好处。辩论能够活跃我们的的思维,也能够提高我们言辞的严谨程度。我们在此处“否定”其作用,是为了表明我们划分“切片”时,无需去过多参考他人的观点,尤其是那些和你具备相反价值观的对象,他们的描述可能会让你本就不清晰的逻辑更加混乱。
再回到“切片”这一话题上。好的切片应能让人一眼便做出取舍。你可能并看不起某些回答:当有同伴向长者提问时,年长者似乎“不直接回应而是侧面解释”。这也和切片的选取有关。对一种知识了解程度不同的人选取的切片不同。或许前面提到的长者从未考虑过同类所提出的问题,但又不方便当场下定论,又需要给予一种有效的观点,最终选择“侧面解释”这一较合理应答。这就好比你问,无穷大的平方和无穷大哪个更大:这个“问题”的解释层出不穷,各有奇妙之处;但如果你问当X接近无穷大时,X和X平方哪个更大,便有一个确切而统一的答案。故,切片有优劣之分。
切片也不该太过抽象。如果把做某件事情的理由划分为“合理”还是“不合理”,“应当”还是“不应当”,那我们很难得到做出选择。合理若有瑕疵,也可是它成为不合理的理由。
最后,我们回到最开始提出的问题上。这的确不易做出使众人信服的解答。当然你也许会觉得,一个问题本就不应该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吗?确实如此。但至少,支持一种观点的理由,应该使大部分支持它的人信服。如果大部分理由在其对立观点也成立,那这种切片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焰刃:利益
追求“利益”并不低级。
有责任,乐于贡献,并不意味着在贬低或回避利益。
或是那是服务于他人的利益的一种方式,又或是存粹的陋习。
不过,回避利益比直言利益更为可怕。后者起码能够直面相关的问题,并给出有效的建构方案。我们认为前者是一种不理智而且不明智的选择。在一种虚妄而空泛的标准下,很少有得到“无私正义”嘉奖的人不会做出一些惊人而愚蠢的让步。除非你是发自内心的高尚,而非享受被敬仰的乐趣。
那么我们该如何追寻利益?
我们并不需太过理想化。许多时候,你自认为的崇高,或许是被社会广为认可的价值所感染。存在的价值有维持它存在的原因,而禁得起人性和作用批判的更多是利益。
我们并不需要付出廉价的努力。当然,这建立在你有足够的能力之后。所谓廉价的努力,便是通过大量时间的累积,大量经验的堆砌,来达到一个良好的结果。若是为了追求远方或者目标,其无可厚非;若是为了表现自己或是“闲来无事”而把边边角角“修到极致”,那可大为荒谬。这种行为不仅会给同伴带来不应有的压迫,也会给后来者带来许多徒劳无用,背离利益的形式。
我们需要避免成为概率的牺牲品。方法规则,虽可能不是最佳的,但至少是较符合当前状况的,能以较低的成本达到良好的目的。在那些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的人里面,学习情况好的人占比大于成绩不突出里面学得好的人占比。相比于细细核查每一个人的学习情况,考试是一种即有效又低成本的方式。我们需避免获得一些被排斥的优秀,如果你不具备绝对的实力的话。
我们应该避免去验证“谎言”。去查证一个信息是否为真实的,或是发现其是虚假之后弥补或摧毁的措施,势必会损耗一部分利益。若没有足够的底气和资本的话,不要随意去查证。大可保持一种“谨慎观望”态度。
我们需要积攒足够的资本。有足够的资本,才能够在时机来临时,更有能力实现你想做之事。平时多一些有方向但结果不明确的“盲目”,很有可能在真切需要时实现其用途。当然,这些盲目来自于可信者真诚但不适用于目前的你的建议。
我们在合作时需要明确的分工。随口而谈,虽乐而行,很可能会让你承担本不属于自己的职责。利益驱使我们竭尽所能去达到目的,而混乱的分工会让我们丧失动力。他人的懒散会让你付出本不该付出的奉献,他人的越权又会让你感到难堪和挑衅。而当你为了自身利益不受损而去干扰别人的利益时,变成为一些灾难的发源。我们不需要危险无用的附庸,而是一个匹配的合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注意手段的高明性。并不是所有维持利益的手段都是“正当的”,也不是所有维持利益的时机都是“恰当的”。
比起维护利益,我们必先做一个恪守本分的参与者,在思想成熟,能细腻而精确地洞察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逻辑或是漏洞时,才应该“支配”利益。手段不危害他人,利益不浮现在表面,是最应该遵守的原则。
最后,我们有必要争取自身的利益,而非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奉献自己。若你感到压力重重,不妨捏碎被赋予的欲望,寻回属于自己的时间和动力。
扉页:文明
文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词汇。
在我们的认知中,文明即强调形式。在一个具备文明的地方,许多看似简单的事物都有很复杂的“流程”或是“仪式”。你认为它们非常无用且虚伪,这可能与你受到的教育有关。
力争上游,用命拼搏,在这样一种充满斗争和重视速度的体制里,你会很容易放弃那些“无用之物”。学习上的非对即错,解答上的非简即繁,留给我们的思考是,错过细节,便是失败。若用这种思维看待那些“虚伪的东西”,便发觉它们的外在体现和目的没有任何关系。明明可以直达目的,为何要含蓄,为何要浮夸呢?
这便是文明。在那些为生计发愁的年代,弱肉强食,才是世界的真理。当多余的资源,多余的懦弱,使得我们去关心那些弱势群体,使我们向他们伸出援手,使我们做出对自己没有物质影响的事情时,便有了文明。
从此,关心并非怜悯,而是换位思考带来的善意;帮助并非多事,而是由此及彼带来的温和……你可能会觉得这很奇怪。明明结果相似,为何还要做这种无用的改写?
当生活不是简单的生存之后,公有秩序,社会价值,会成为新的生存。我们的情绪因物质繁荣而变得细腻,我们的行为因关联过多而变得谨慎,这让我们面对一些本可以直接应答的事物时,所作所为会变得更加地精致优美。
含蓄,尊重,雅观,这些看似与生存无关的形式,凝聚成了文明。
对自然的敬重,对前辈的尊重,对人世的责任与关怀,都是文明的产物。虽然如此,但你也不可过分柔弱。过度关心世界,甚至为此用文明的语句去攻击那些“虚伪”的事情,实为整个文明的叛徒。
文明赋予了我们相应的责任。我们从出生开始,生命便融入到相应的秩序中。外界对我们的帮助和培养绝非是无缘无故,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