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线索:关键时间点

大一

  step1.稳住课业:大一学年作为高三学年后的第一年,也是同学们最有学习热情的一年。
  step2.尽早准备四六级:四六级考试常在期末周出现,会极大地分走个人精力。
  step3.进行充分的程序练习:编程能力难以速成;程序比赛能够为保研加分(注意:夏令营排名和保研加分无关,保研资格的获取和保研加分有关);许多院校也需要上机考试(甚至可占总分的40%,北航/人大等院校能够用CSP成绩抵上机成绩);保研er的编程能力普遍很差(除非高中有基础,否则积极参加编程竞赛的同学普遍无法保研),故优秀的上机能力是极其稳固的优势之一。

大二

  step1.积极参加各类竞赛(非水赛;下文有详细说明);
  step2.尽快确定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以本科生身份加入感兴趣的课题组,争取在夏令营前能够发表相关论文(不过许多本科生仅需要做一些对照实验、打杂的工作,能否发论文要看联系的导师是否愿意给一篇论文);若不能发表论文,及时包装自己的项目经历,充分了解自己参加的项目的细节信息。

大三

  step1.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院校的情况,包含意愿导师的研究方向、院校开营和开预推免时间、入学和毕业政策、夏令营考核方式(是否需要提前打工、线上初筛考试、弱com院校的组面、学院笔试、学院机试、学院面试)、院校title和bar、住宿交通条件等。保研er需要利用保研的优势,选取五至六个院校,积极参加其夏令营/预推免活动。
  step2.及时联系意愿导师,尤其是强组的导师、评价很高(如人品好、放实习、学术能力强等)的导师。但联系导师就像“开奖”,你可能需要提前进组打工,幸运的话只需要参加一场线上面试。保研er需妥善处理好和导师的关系,不要过于消极也不要撕破脸(会影响其他同学、下一届同学的录取情况),这一环节也是整个保研阶段较为棘手的环节。
  step3.及时准备笔试、机试、面试。只有极少数学校需要笔试;机试可从大一开始准备;面试分为专业面(问408+数学的八股问题,故不熟悉的课程不要写在简历或自我介绍PPT上)、简历面(问你的项目经历、比赛经历,常常包含项目细节、原理,或比赛用到的算法)、英文面(包含一些非常板的问题;也常常用英文问你的项目经历、研究兴趣等非常灵活的信息)、聊天面(很随和的问题,如“你如何用三个词形容自己”)、政治面(少数学校会问你对一些政治问题的看法)。

夏令营阶段

  夏令营是抢跑环节,bar比预推免高,offer有很玄妙的效力。
  step1.报名意愿学校的同时,避免时间冲突。
  step2.获得入营资格后,及时安排好行程,了解院校周围的住宿、饮食、交通情况等。带好足够的衣服(内裤、袜子、短袖、外套等)、应急药品(清凉油、晕车贴、创口贴、藿香正气丸等)、设备(刮须刀、充电宝、纸巾、电脑等),同时准备好院校需要提交的材料。
  step3.及时关注优营邮件,在获得理想院校的优营资格后,及时了解意愿课题组的特点、更具体的研究方向,并及时和意愿导师完成双选。如不完成双选,也要及时联系导师,避免九推时无导师接收。

预推免阶段

  有些院校不开预推免,或仅对在夏令营阶段拿到优营的同学开放预推免。bar比夏令营低,offer有更大的效力。

九推、九月正式推免阶段

  及时释放offer、仔细核对填报信息,确保按流程正确地完成填报。同时,部分学校会在九推紧急招人,记得及时关注各种即时性信息渠道(如xhs,绿群,学校的保研群等)。

专业用词:一些主要的保研“黑话”

个人相关

  bg:指个人的学术背景。即本科学校、竞赛情况、项目论文情况、四六级情况等。
  rk:指个人的排名。具体提交夏令营排名、综合素质排名、还是预推免排名,要看本科学校和目标院校的要求。
  oq:指个人的bg太过优秀,而未能通过一些院校的初筛。
  bar:指目标院校的入营难度。同时,入营也会含有很多的运气成分,很多bg不如你的同学可能入了你没入的营。
  paper:指个人发表的论文情况、或导师发表的论文情况。也可泛指个人参加的科研工作的情况。
  绿群:指计算机保研交流群,即国内最大的公益性交流群。其提供计算机保研DDL、文书、经验贴等宝贵资料,也有学长学姐在群内答疑。

学校相关

  title:指本科学校、及目标院校的“层次”,大体为(网络泛用评价):清北、中科院(部分)>华五、清深、北深、中科院>北航、人大、哈工深>哈工大、西交>中坚985、一些特殊的,拥有优秀政策或优秀地带的新兴院校>顶流211、其他985、211>其他院校。不同具体专业略有不同,具体情况可询问往届师兄师姐。
  华五:指复旦大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浙江大学(杭州)、南京大学(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五所院校。他们共同享有华五的名誉,在资源申请、面试初筛等场合可能会有更多的优势。
  C9:指华五加上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两所院校。这两所院校的“认可度”可能会比华五略弱,但实际上很少出现硬卡华五院校的场合(个人能力、所在的课题组也很重要)。
  top2、上九、中九、末九、顶二、末二、双非、四非:对院校的title的一些分类,并不代表真正的实力。如中科院属于“双非”,但实际上没人将其当做双非看待。
  thu、pku、ustc:指学校的英文名称缩写。
  强弱com:弱com指导师的话语权很强,很可能你通过了导师的面试(即组面),就能通过学院的面试(这个过程被称为“霸面”)、或者不提前联系导师就无法入营。强com则相反,你可能勤勤恳恳打工了三四个月,最后没入营。强弱com对选择直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因为直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很容易被延毕,且无法毕业会成本科学历)非常看重导师(不然未来会很超级难过),导师也可能会因此有更多的话语权。而对于选择读硕士的同学来说强弱com并没那么重要,一是足够的实力就能开出“特例”,二是你联系的导师并没那么在意你能否读他的硕士。
  wl:指候补名单。即你没有获得优营资格,但如果前面的同学去了别的院校,你就有可能被该学校录取。
  offer/优营:获取offer,即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入该学校。但有的学校会超发offer,导致一些拿到offer的学生无法进入该校。offer是否有效力和具体的院校有关。
  928:指九月二十八日正式填报录取志愿。

导师相关

  羊导:指放养的导师,你可能会拥有非常多的实习机会,但也会失去很多论文上的指导。
  黑导:指黑心的导师,或极度push(压榨),或回收补贴,或人品恶劣,建议在发陶瓷信前先在保研网站上查询其他学生对该导师的评价。(也可直接询问课题组的学长学姐,不过要注意说辞)
  套磁、陶瓷:指在夏令营前后联系导师。在夏令营前联系导师,你可能会获得提前进组打工的机会、或提前面试的机会,两者均为导师优先选择你加入课题组的重要参考。如果不套磁,则有可能会被分配给一位各方面(学术、人品)都不熟悉的导师、或失去就读资格。
  :一方面指学生海营,参加许多夏令营,联系许多导师,导致其他人无法入营或意向导师已满员;一方面指学校、导师海offer,给许多学生“考核通过”的讯息,实际上却招收不了这么多学生。
  :一方面指学生鸽导师,一部分学生会在给出“我一定会来”的承诺后却去了其他院校;一方面指导师鸽学生,答应学生可进组后却不给该生进组资格。一般的“鸽”指的是学生不去获得到优营的院校、不去通过考核的课题组,这些“鸽”本质上还是择优而居,和一开始介绍的“严重失信”完全不同。
  双选:一些院校会要求学生和导师在夏令营后立即进行双选。即学生和导师互发确认邮件或在协议书上签字,以达成某种“君子协议”。
  研0:即大四。绝大部分课题组会要求保研的学生在大四期间就参加“非常正式的”科研学习,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延毕”的形式。

本人BG:一切都还不太晚

  本科title:非中上九
  专业:网络空间安全
  rk:3%
  六级成绩:540(第一次420;第二次540(大三上))
  CSP成绩:415(第一次260;第二次415(大三下))
  竞赛情况: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a类省一(考试内容基本和课内所学一致)、ACM-ICPC邀请赛(昆明)全国金奖、蓝桥杯c++赛道a组国二(第一次省三;大三下取得)、天梯赛珠峰争鼎赛道个人及团队国三(大三下取得)。
  科研项目、论文情况:绝对意义上的0,连研究方向都是入营后现找的。

入营情况:夏1营者的冒进

  1.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夏令营(因和武汉大学时间冲突,放弃入营)
  2.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夏令营(没放鼠鼠进)
  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夏令营(没放鼠鼠进)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夏令营(入营并优营并完成双选)

保研经历:中科大夏令营过程

物质条件

  1.可报销来返车费(标准是火车高铁二等座);
  2.给了一张150r的饭卡,鼠鼠只用了50(并不是所有食堂都能用虚拟饭卡);
  3.安排了400一晚的酒店(含早餐);
  4.发了一个书包、两件衣服、诸多周边(笔、本子、小卡)。

日程安排

  1.第一天上午举办开营仪式,下午学院、课题组宣讲/招生;
  2.第二天上午机试(相当简单的五个题(入门、入门、普及-、普及+、普及+);仅可用dev、考试结束后提交项目文件【鼠鼠因没能妥善保管好文件,要交卷了才发现,已无法完全通过最后一个题目】);
  3.第三天全天面试;
  4.第四天上午面试(第三天还是第四天面试要看抽签情况;第四天晚上没有安排住宿);
  5.面试分为不同的组,不同的组风格差异很大(有的仅需要英语自我介绍,有的是英文日常问答,有的英文拷打项目;不同组问的学科也大不相同),需要一个3-4分钟的PPT展示自己的情况;
  6.在夏令营结束的两周内,会用邮件通知优营情况,未优营者会经电话通知。

感触

  1.整体体验很好,不过高新校区能吃的食堂很少;
  2.早上七点多就会坐大巴去校区,中午基本没机会回去睡觉,晕车的鼠鼠状态变得非常差;
  3.面试问了鼠鼠没有准备的大二学的数论题目(但鼠鼠还记得)、对感兴趣方向的了解(英文),整个面试还算顺利。
  4.其cs学院不开预推免,中科大优营有很强的效力。

保研资料:408+数学

  注意:以下资料更适合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同学。在阅读该资料前,建议先自己过一遍课业内学的知识。
  1.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2.计算机网络复习资料
  3.计算机组成原理复习资料
  4.数据结构复习资料
  5.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6.算法设计与分析复习资料
  7.高等数学复习资料
  8.线性代数复习资料
  9.离散数学复习资料
  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习资料

保研资料:程序竞赛

  下载链接:基础代码整理
附-CSP备考经验:多刷历年题;前两题在十分钟内完成,第三题用大约四十分钟完成,尽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第四、第五题。

保研资料:英文面试

  英文面试资料
附-六级考试最重要的事:从后往前做题(即先完成作文、翻译,最后做选词填空)

保研资料:文书资料准备

  1.一个3-5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PPT(一般包含学业情况、竞赛情况、项目情况、未来规划四个环节);
  2.200字、400字、1500字版本的个人自述(详细版的自我介绍,一般包含开头礼貌用语、排名情况、主修课程、学校荣誉、实践经历、学术能力、竞赛经历、学术志向、未来规划);
  3.单页的(彩色)个人简历(一般包含姓名、电话、邮箱、照片、本科院校、六级成绩、排名、GPA、学校荣誉、主修课程成绩、竞赛情况、项目论文情况、自我评价);
  4.一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的陶瓷信(注意要结合意愿导师的研究方向;一般包含开头礼貌用语、自身bg简述、为什么选择该方向、自己对未来的简要规划、结尾礼貌用语);
  5.身份证、学生证、成绩证明、排名证明、获奖证书、论文证明、四六级考试成绩、考核承诺书、报名表等的电子版及复印件;
  6.针对具体院校的推荐信。推荐信一般由学生自己写好,由老师签字;因为不同院校的推荐信格式大不相同,故不建议提前准备推荐信。

保研准备:编程竞赛建议

  竞赛认可度:XCPC区域赛(即ICPC和CCPC,也就是人们常说的ACM竞赛)>>XCPC邀请赛、百度之星、CCSP>天梯赛珠峰争鼎国赛、蓝桥杯a组国赛>睿抗本科组国赛国二以上>>>>>>省赛(除百度之星省赛等ACMer青睐赛难度极高外(因为百度之星不止新学的大学生参加),绝大部分省二省三+睿抗国三和‘没有编程能力’是一个意思。百度之星省一≈XCPC区域赛铜银水平往上)
  XCPC区域赛是大学生可参加的顶流编程竞赛(没有之一),但其难度极高(能拿奖的选手大部分在初高中就参加过NOI等),零基础的同学若想拿奖,则需要从大一就不听课(靠期末突击)、每日入队训练、放弃寒暑假。
  若你只想拿到蓝桥杯国奖、睿抗国奖等奖项来辅助保研,则可在保证课业成绩的基础上,积极在洛谷、codeforces、atcoder等平台上充分训练(也可利用好CSP历年题、钉把编程等),切勿等到参加夏令营时才着急地刷所谓的“力扣hot100”。
  练习编程的好处不仅在于:加绩点、高额奖金、多门课程免修(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等)、不需要额外准备夏令营上机等。

结尾:一些碎碎念

启航追梦:旧日之我

  2025年,计算机保研人共同见证了某种既幸、又不幸的“新”模式的开始。
  我是一个非常彻底的“理想主义下的悲观主义者”。我未曾对我的职业生涯有规划,保研的想法也因同学的多次询问、及较高的排名而生,在大二时也曾迷迷糊糊婉拒过一些大创的组队邀请,甚至对“本科生发论文、提前进组”等持有非常鄙夷的态度。我热爱着抽象的知识,感悟着纯代码竞赛的魅力,在忙忙碌碌时仍然续写着我的架空世界观、完善网页、运营公众号,而对现实的状态毫不顾及。
  在本科的三年生活中,我未曾结识本专业的任何学长学姐,对“保研、夏令营、预推免”等事物毫无了解。等到了我这一届保研的时候,焦虑的我才不断地从信息纷杂的网络上搜寻资料、刷着小红书、计算机保研交流群等:这让我更焦虑、也更加担心未来的发展、也对自己的能力第一次失去了底气。但我又惧怕会失去“第一时间”的消息——人总是这样矛盾的,同时向来单打独斗的我,更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信息的冲击。
  网络上的经验贴似乎在警告我,保研就是“套磁+论文+项目+长期打工”者的狂欢,而与我这种“反感陶瓷+真正意义上的零项目”人毫无干系。纷杂的信息催促着我做出“决心”,使得我长期以来坚持的理想模式逐渐破碎,开始像他们一样一味地仰慕“清北复交浙”、为自己的本科层次“感到不安”、不愿去到浙软、中科大等“低门槛华五”、而又不得不仔细掂量自己能在未来的三四十封套磁信中拿出什么样的劳力和筹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因个人的情绪焦虑问题,加上天气异常炎热,不幸有了持续了两个月左右的较严重的皮肤过敏现象(非传染)。在旧疾出现的第一个月里,我失去了专注做事情的能力,但我一直掩盖着这件事,即惧怕我的亲友知道后而担心,也惧怕这额外的变数会让我失去节奏。
  所以,我不断地揉捏着早已烂熟的纸面上的408知识、不断地参加我所认为的计算机竞赛,似乎这样能够让我在不幸的身体条件下升价。但这在“他们”看来无疑是“固步自封”的:我应该日夜兼程地递送套磁信、不断翻阅意向导师的paper、不断地海投夏令营——但,我没有这样做。

云端漫步:新式之我

  从始至终,我只发出过两封陶瓷信。第一封是为了缓解自身的焦虑而发,也为了“应付”同学的询问而发,而联系了一位北航计算机学院的导师。他在当天就给了我非常热情的回复,并邀请我旁听他们的组会,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进行相关的论文阅读。(诚然,我对任何研究方向都“感兴趣”,或者说在短短几天里,就要选择自己未来三年的研究方向,不得不见一个感兴趣一个。)我很感激这位导师,虽然现在的我未能够加入他们课题组,但在他的推动和帮助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阅读论文的趣味、也对自己未来的研究生生活没那么迷茫。
  在这之后,我未曾联系其他导师。“夏令营陆续取消、学院改为强com”的“疯言”逐渐落为现实,我也从极大的精神压迫中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我退出了计算机保研交流群,删除了罪恶的发源“小红书”,专心地做我所认为合理的事:即放大自身已有的优势,放弃难以速成的伪装,而不是接受其他人的负面情绪
  第二封是在我获得中科大计算机入营资格后而发。那时的我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有了极大的好转,我试探地向一位导师发出申请,并在几个小时后就得到了积极回复。我和他约定一小时后进行课题组的提前面试,实际上我连面试PPT都没做(临时从答辩PPT改的),果不其然地因时长不够而被导师强调性地指出。但也正是这一次“吃瘪”和隔日导师答应“通过学院面试便可加入课题组”的讯息,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也促发我积极完善PPT),也让我对包吃包住可报销路费还有丰富的日程安排的中科大有了很大的好感。最终,我顺利地、略带疯感而平静地通过了学院面试(因为一个复习到的408+数学问题、一个准备的英文问题没被问到)。

片刻闲暇:现状之我

  现在,似乎已经过了很久。这是一场没有交锋的战役、是现实自己和理想自己的博弈、更是人生中一场极具冲击性的考验。在这样一场考核中,我进一步明确了我自己的各种“标签”,和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 我早已将当初备考的知识忘得差不多,也不再看自己立下的“英文人设”。如果过去的我能够看到这里,而我又只能给他留下一句话,我认为是:
  “Do What you want to do,all things will be done.


评论
空降评论文章地址
随便逛逛关于博客切换全屏